在環境監測領域,
便攜式紫外測油儀憑借其快速、精準、便攜的特性,成為地表水、地下水及工業廢水石油類污染物檢測的核心設備。其檢測流程中,正己烷作為萃取溶劑的用量直接影響檢測效率與準確性。本文結合《HJ 970-2018水質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》及多款主流儀器操作規范,系統解析不同場景下正己烷的用量標準。

一、標準檢測流程中的溶劑用量
根據生態環境部標準,常規100mL水樣檢測需使用10mL正己烷進行萃取。以某儀器為例,其快速檢測模式要求將100mL水樣與10mL正己烷加入專用萃取瓶,通過磁力攪拌振蕩2分鐘,靜置分層后取上層有機相檢測。該模式下,單次檢測正己烷用量固定為10mL,適用于地表水、地下水等清潔水體的常規監測。
二、高濃度或渾濁水樣的溶劑調整
對于石油類濃度超標(如工業廢水)或乳化現象嚴重的水樣,需增加正己烷用量以提高萃取效率。某實驗室對比實驗顯示,當水樣石油類濃度超過50mg/L時,將正己烷用量從10mL提升至15mL,可使萃取率從82%提升至95%。此外,針對渾濁水樣,部分儀器采用分步萃取法:先加入10mL正己烷萃取一次,棄去水相后,再向有機相中加入5mL正己烷二次萃取,總用量15mL,可有效減少懸浮物對檢測的干擾。
三、便攜式儀器的自動化溶劑管理
新一代便攜式紫外測油儀(如OL1071型)通過集成化設計優化溶劑用量。其自動萃取系統配備精密計量泵,可根據水樣體積智能調節正己烷添加量:檢測100mL水樣時自動注入10mL,檢測50mL水樣時注入5mL,誤差控制在±0.1mL以內。某環境監測站使用該儀器連續檢測200個水樣,正己烷總消耗量較手動操作減少18%,且檢測結果重復性(RSD)從3.2%降至1.5%。
四、溶劑回收與環保要求
為降低檢測成本與環境影響,正己烷回收裝置已成為高級儀器的標配。某型號儀器通過冷凝回流系統,可回收85%以上的使用后正己烷,經脫芳處理后循環使用。以日均檢測50個水樣計算,回收系統可使年正己烷消耗量從180L降至27L,同時減少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排放。
從標準流程到自動化管理,便攜式紫外測油儀的正己烷用量已形成“精準計量-動態調整-循環利用”的閉環體系。檢測機構可根據水樣類型、儀器型號及環保要求,科學選擇溶劑用量,在保障檢測精度的同時實現資源高效利用。